6月29日-7月1日,国学与管理高峰论坛暨第29期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将在长沙普瑞酒店盛大开讲。7月1日下午,济群法师与颜爱民教授对讲《如何破解企业或其他事业发展中的困惑》。
7月2日下午14:00-17:30,第27期国学公益大讲堂将在长沙市芙蓉中路五华大酒店四楼湘江厅举行,济群法师与朱汉民教授、颜爱民教授同台会讲《如何立命立心:儒佛大家与现代管理学者的对话》。
济群法师作为禅宗沩仰宗第十代传人,佛法精深,是我国著名的弘法高僧。那么,高僧是怎样炼成的呢?下面让我们走近济群法师,感受他的慧心慧语。
济群法师:禅宗沩仰宗第十代传人;菩提书院院长;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客座教授、苏州大学兼职教授;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专家/特聘教授
济群法师·佛缘
济群法师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双亲带领下,全家信佛,吃长素。在济群法师幼年的印象中,家里常有许多僧人来住宿、吃饭,而母亲总是热情招待,家里每天早晚都念经拜佛。一年秋天,母亲发心到福建东部支提寺帮忙修补藏经,当时14岁的济群也跟着同去,从此与佛教结下了缘。
对济群法师来说,17岁,到了鼓山涌泉寺,他出家的心愿才真正机缘成熟。他从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出家。当时的职责是在客堂当照客。这个差事,有点像宾馆的服务员,负责扫地、打开水、倒茶、洗茶杯,还管客房的钥匙,给客人开门。
在出家剃度一年后,1980年,济群法师成为中国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由于是“童真入道”,济群法师在出家前文化和佛学基础都比较薄弱,所以在佛学院的日子济群法师只知道如饥似渴的学习,四年刻苦学习也给他佛学造诣打下坚实的基础。1984年,佛学院毕业后,济群法师来到莆田广化寺,在后山一个偏僻的地方继续学习,读书之余,也在佛学院讲课。广化寺的几年生活,使济群在佛学院所受的综合教育的基础上,对戒律、俱舍和唯识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1988年济群法师来到南普陀寺,在阿兰若处静修。这清静自然的环境,对他的学习、修行和弘法事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厦门是个沿海开放城市,与东南亚及港台有着频繁的交流往来。由此,济群法师在厦门大学历史系进修研究生期间也有因缘接触到很多海外的法师,并从他们的介绍中,对海外弘法事业的发展有所了解,于是济群法师萌发了弘法的念头。有想法便去做,寒来暑往,诲人不倦,近30年过去了,如今济群法师已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知名法师。
济群法师·正见
我所理解的高僧:我所理解的高僧,是依戒定慧三无漏学修行有成者。首先是持戒,具足清净无染的言行;其次是得定,拥有祥和寂静的心态;第三是具慧,拥有透视人生、超越生死的智慧。除了这些内在学养,还要有济世的悲心,平等关爱社会大众。所以说,是否高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生命品质,而非外在的身份、地位、名声。
我所认为的福报:没有福报,幸福就没有基础。幸福需要哪些福报?中国传统的“五福临门”,是以富贵、长寿、康宁、好德、善终为人生福报。现代人有财富有地位却不幸福,就是缺乏第三种福报——康宁。康,是健康;宁,是内心安宁。现代人真正健康的就不是很多,关键是心静不下来,没有休息的能力,所以活得很辛苦。同时,现代人对道德的认知存在偏差,不知道德可以造就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生命品质。所以,一个人要想真正过得幸福,除了衣食无忧,还要身体健康、心态良好并具备道德。如何才能拥有福报?可以通过培植悲田、敬田、恩田这三种福田,多做善事,对一切人心怀慈悲,人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福报。
我所理解的“我”:现代人关注的往往是我拥有什么,却不重视我是什么,其实一个人是什么比拥有什么重要的多。你拥有什么?和你只是暂时的关系。而你是什么样的心态和人格,则会长久影响你的生命。不仅在这一生,还会生生世世的产生作用。所以我们在保障生存的同时,应该注重精神追求。具备道德修养,因为道德是锻造人格的原材料。只有通过道德的践行,才能成就健康的心灵,高尚的生命品质。这些精神财富是物质不可取代的,是每个生命需要的,也是整个社会需要的。
济群法师·国学班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2016年5月29日,济群法师应邀来到长沙,为“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讲学。济群法师以《禅的管理智慧》为题开讲,从文化因素、认识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和人性因素五个方面展开,娓娓道来,层层递进,有如拨云见日。禅是生命的智慧,自然通达管理艺术。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法师围绕管理铺陈,不觉间就将人导入对生命的终极探究。
在聘请法师为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专家委员会特聘教授的简单仪式上,颜爱民教授两次播报:济群法师答应,今后会多来湖南讲课的!法师笑答,会“合适地来”!
时光荏苒,又一个合适的时机已然到来,7月1日下午,在第29期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上,济群法师将与颜爱民教授对讲《如何破解企业或其他事业发展中的困惑》,一位是著名的弘法高僧,一位是学术造诣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他们思想的碰撞与交融相信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还有在7月2日,第27期国学公益大讲堂上,济群法师将会与学者朱汉民教授以及颜爱民教授同台对话,从如何立心、立命重塑“精神的价值”和“品格的力量”,对“从何处来,去往何处”等问题给出一些思考、一些领悟、一些答案。敬请期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