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一粒种子,具足一切美好的天性。原本应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自然成长,独立于世。
孩子又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隐藏在我们身上的种种问题。与其说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我们在陪伴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的教育。
湖南人极书院国学亲子成长营依托国学经典、学用圣贤智慧,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喜悦中明孝道懂感恩、激发责任担当心、收获进取自信心、养成自律好习惯,让家长更懂孩子,更懂教育。
开营仪式
石燕景区碧如画,天赐满园清风凉。人极国学见闻觉,亲慈子孝爱如光。
6月2日,人极书院国学亲子成长营在长沙石燕湖天赐园酒店隆重开营。此次国学亲子成长营由湖南人极书院与湖南国学践行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湖南国学践行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人极书院执行院长颜爱民教授向成长营总统筹周娜老师授营旗,人极书院副院长郭奕艳致辞。
此次成长营的活动主题是"国学养心,快乐成长",目标是“构建和谐亲子关系,营造幸福家教场域”。营队分为孩子课堂、家长课堂和亲子互动课堂,引领父母在反观中成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升华其心性和能量状态。
名师开讲
第一堂家长课程由颜爱民教授开启,《“天人合一”视角下的幸福家教奥妙》带领家长学做智慧父母。颜教授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性”、“命”和谐,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知识的增长并不等于精神的成长,人格教育、安命立心这才是家长所要崇尚的教育。
颜教授认为:家庭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家长个人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作为父母,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教育孩子学做人,做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父母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更不应将自己未完成的人生梦想替代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应本着平等、尊重、开明、友好的姿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支撑、引导和鼓励。为实现这一目标,家长们要加强学习,尤其是注意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古圣先贤的无穷智慧,通过良好的家风家训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子女。
刘伟老师给家长带来了《“懂”比“爱”更重要》。“你了解自己吗?”“你真的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吗?”“也许有时候你的爱是一种伤害而不自知。”开讲之始,刘伟老师就向家长们抛出如此犀利的话语。继而刘伟老师从“懂自己”“懂未来”“懂教育”“懂孩子”“懂爱”五个方面阐述了“懂”比“爱”更重要。
有一种冷,叫爸爸妈妈觉得冷;有一种知识,叫爸爸妈妈觉得有用;有一种爱叫爸爸妈妈这是为你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让他们逐渐怀疑自己,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只是一味的“听话”。我们可能经常会无比骄傲的对孩子说:孩子,我爱你。但鲜有人能大声对孩子说:孩子,我懂你。懂孩子的感受、懂孩子的想法、懂孩子的明天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李平老师带给家长《一辈子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生命又是什么?如果我们没有理解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生命,我们又怎么给孩子一辈子的幸福?如果我们被孩子的成绩或行为、外在的环境轻易影响,我们如何做自己的主人?唯有家长了解幸福的真相,活出幸福的生命状态,才有可能引领孩子实现一生的幸福。
孩子课堂,贾康康老师给孩子带来了《论语》章句——明孝。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贾康康老师通过说文解字循循善诱,吴忱、李珍老师则给孩子带来了《孝经》故事会,有的孩子积极参与互动,有的孩子似乎有些不懂。不过,这些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田,在后续的游戏互动环节,孩子们自然而然对经典有了更多的理解。
亲子时光
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了更深度的沟通,让家长带着更多的觉知来观察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也有了更多的担当精神。“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给你撑起一片天!”在“甜蜜的负担”这一环节,把妈妈背到“岸边”后,一个小男孩对这样对妈妈说。妈妈情不自禁地拥着孩子,喜极而泣。孩子长大了,懂感恩、会分担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
一位爸爸在分享中说道:“作为一个经常出差的人,我对家人和孩子的陪伴真的很少,对于妻儿,我确实是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拍字游戏’、’默契闯关’、’我懂你心’、’甜蜜的负担’这些游戏给了我充分和孩子互动的时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父爱缺席后孩子的真实感受,发现自己对孩子理解和了解都很不够,心中十分内疚。孩子是天真的,特别是在’甜蜜的负担’这个游戏中,每一位孩子都全情投入,无论他们是否承担得起那份重量,他们都义无反顾想方设法地将父母安全送到’对岸’,有的孩子汗流浃背,有的孩子摔跤了,有的孩子蹭破了皮,出血了……他们也继续坚持着完成。孩子们对父母浓浓的爱,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
在“惊喜茶歇”这一环节,当看到自己孩子捧着茶点、感恩卡、绘画作品列队欢迎自己时,很多家长激动不已,紧紧地把孩子抱住。他们是如此的懂事、用心他们是如此的纯真可爱,这段静谧而温馨的时光值得永久的珍藏。
成童礼
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历程,成功诠释着礼仪之邦的胸襟,衣冠上国的气度。《礼记》上说:“成童,舞象,学射御。”成童之礼,即幼儿步入少年之礼,是古代中国教育子女所行的一种礼仪,体现着儒家思想的精粹。
告天地祖、明孝检身、知父母年、懂父母心、感恩立志、祈愿祝福、颁发证书。作为国学亲子成长营最后一个环节,一套井然有序的成童之礼在天赐园大厅上演。
当礼仪师贾康康老师深情的念出:想一想父母的生身之恩啊!爸爸克服青年时期的习惯,改掉了许多嗜好。妈妈从怀上你开始,克服自己的情绪,给你最好的营养。等到你出生后,没日没夜的哭闹,他们没日没夜的伺候,夜里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有了你以后,爸爸妈妈更加努力工作,任劳任怨,他们以你的快乐为快乐。每当他们累了,只要一想到你,只要看你一眼,他们就得到了安慰……现场的爸爸妈妈都流下了热泪,很多观礼之人也被感动的鼻酸眼热。
是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切努力只为给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你最好的爱。只要你能身心健康的成长,父母的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从呀呀学语的孩童步入如诗如梦的少年时代,未来有你无边的向往和憧憬:花蕾是你的年华,繁华是你的等待,五彩缤纷的梦想等着你去实现。
生活需要仪式感,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它时刻不同。此刻,孩子们会想:我已是少年,学会感恩立志,就不应该再让爸妈操这么多的心,如今的我可以为爸妈分担了。在孩子成长岁月里一定会记得这天吧!此时的孩子虔诚万分、伏地而跪,感谢父母生养之恩;此时的父母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他们必然是满怀欣慰的。庄严肃穆的成童礼既是对家长和孩子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对孩子人生方向的引领。
侧记
两天一晚的美好时光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恋恋不舍,甚至掉下了眼泪。爸爸妈妈也约定,下一次的活动,我们还要来!
而一群身着“蓝天白云”装的义工老师们,虽然身体上已经有些疲劳,但是他们的心却充满了喜悦与感恩!因为,用生命陪伴生命,见证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这是他们的使命!
记者(尹飞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