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

首页 > 株洲网教育频道 > 职业教育 > 正文

颜爱民:“天人合一”思想是国学精粹之精粹

610

2012年初夏,中南大学教授/博导;中南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执行会长;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人极书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颜爱民老师前往台湾慈济参观学习,被其文化和精神所感召,遂回湘与群贤创办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六年来,国学研修班惠普众生,和风细雨的精神滋润,会逢其适的精神给养,为学员在无数次与自我抗衡,与世界的角逐中转变为力量和方向。

“天人合一”思想颜老师反复提及,推崇备至,其观点是对前人的继承,但他运用自身深厚的哲学功底,把“天人合一”的概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颜老师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国学精粹之精粹,是人类界定人与自然关系的伟大思想成就,不仅不会过时,而且于当下世界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国学与国学精粹

什么叫国学?最早比较系统的表述是由章太炎提出的。1922年章太炎在上海讲授国学的内容被整理成《国学概论》出版,该书认为国学的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章太炎语),国学的派别是经学、哲学、文学。章氏在其创立的国学振起社发行的国学讲义共六册,分别是诸子学、文史学、制度学、内典学、宋明理学、中国历史,这六个方面可视为章太炎的国学主体内容。

胡适则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支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

什么是国学精粹?国学中不具有地域性、时效性,而具有普遍实用性的部分皆是精粹,也就是说国学中不受经济、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直指人性、通达自然、跨越时空、在今天社会仍然适用的部分内容,就是国学精粹。这是我们祖辈先贤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明过程中逐步总结提取的、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规律,是我们人类文明的共同宝贵遗产。

  “天人合一”国学精粹之精粹

依据钱穆先生所述,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都必须解答几个根本问题:第一个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界定好个人和大自然是什么关系;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解决人与他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问题,就是要明确人在人类社会中行事的规则;第三个问题是解决人内心系统和谐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讲的身心关系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儒释道三家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相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于“天人合一”。儒释道三家的融合基础也在这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释道三家到了中国的宋元时期就开始融汇,明清之际真正完成了三家合流,宋明理学、陆王心学,实际上就是三家融合的结果。因为人类和自然相处的根本规律是一致的,三家的哲学基础是一样的,所以一定是可以融汇的。

钱穆先生八十多岁时有一本著作《晚学盲言》,“晚学”是老先生自谦,同时也意指自己年纪很老了。“盲言”,指眼晴已经看不见了,文章全是自己口述,助手记录而成,也有自谦为瞎说之意。我以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晚学”之言是最靠谱的,犹如陈年老酒,浓香醇厚。钱穆言:“‘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我以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结,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在这里,钱穆老先生将“天人合一”放到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归宿处”的至高地位,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总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钱老先生还将“天人合一”思想视为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贡献的主要所在。“天人合一”实在太重要,没有彻底理解“天人合一”,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

《中华思想大辞典》有季羨林的一段原话:“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和人的一致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此处讲的“天”不单是指我们头顶上的这个天,古代讲“天”时,没有特殊说明就包括“地”,只有把“天”“地”放到一起讲时,才把“地”从“天”的内涵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语境,可以对“天”重新做个定义,“天”就是人之外的整个自然系统。由此,“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系统“合一”。

《易经·乾卦·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大人”就是“天人合一”的人。只有具备与“天地”相通的道德水准、能像日月一样彰显天地之徳的人オ能称之为“大人”。“与四时合其序”是指时间维度的“天人合一”,古人特别看重“天时”,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人”不仅要求在三维空间上合乎天地自然的根本规律,还要求在时间上与天时天运相和。“与鬼神神合其吉凶”,古代的科技水平不高,人们面对客观存在的诸多不可知的自然力量,只有敬畏和迎合,“敬鬼神而远之”成为儒家的理性选择。这里的的“鬼神”可以理解为人们能感受到其强大的影响力而又不了解的一切自然力量,和我们今天所讲的暗物质、暗能量有点相似。成为“大人”的标准中,还包括与这些未知力量和事物的和谐相融。

弘扬国学,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把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遭受的断裂接续起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国学精粹之精粹,应是我们学习重点之重点。

“天人合一” 之事理

在古代,性和命是两个词。肉体系统叫做命,以肉体为载体的能量信息场,叫做性。性和命之间的关系:命,就像磁铁。性,就是这块磁铁产生的磁场。每个人都是一个磁场,有一个大的地磁场和人类的磁场相通,不断传递交换信息和能量。生命只是一个载体,从肉体系统的角度看,没有太大区别,伟大体现在它的能量信息系统。

为什么人的生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为每个人在天地自然系统中储存的记忆信息库有所不同。而任何一种命运都是记忆信息库中的大数据综合作用的结果。地球上有几十亿人,为什么茫茫人海中有的人会成为夫妻,成为朋友,成为仇人?这些事看似偶然,却是一种必然。因为在他们各自过往的所作所为形成的记忆信息频道在自然系统中实现了信息的对应和聚合,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这和手机一接就通是一个道理。

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人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信息系统里,对自然系统产生怎样的作用,系统就会记忆什么。摄像机和录音机只能记录人的声音、表情、动作,而自然系统却可以记录人的想法和心理。这些信息又会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而“天人合一”就是一个人最好的生命状态。

 “天人合一” 之运用

“天人合一”在于一个庞大的系统实际上要落在个体修身上。一个生命个体的细胞健康了,整个系统就健康了。修身先正心,正心要诚意,如何正心诚意,则要格物致知要明理。在内部系统里信息、道理传递过来,才能正心才能意诚。

“天地”表“阴阳”,遵循天道而施为必定是阴阳调和,风调雨顺而万物和谐。至于“仁”、“义”、“利”,智者由“义”取“利”,生生不息,愚者由“利”取“义”,必定源竭“利”枯。

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

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

责任编辑:尹飞飞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