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

首页 > 株洲网教育频道 > 职业教育 > 正文

株洲职教城:技工的摇篮 创新人才的“孵化器”

株洲网讯(记者 尹飞飞)"立足株洲、服务全省、面向全国",打造成为株洲的"城市名片、两型典范、技师摇篮、发展引擎"和"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2009年,株洲职教城的诞生备受瞩目。9年时间已过,株洲职教城不负厚望,既为本土企业培养了大量创新型技术人才,也为全省、全国甚至是全球输送了众多创新型技术人才。成为了中南地区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在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方面,株洲职教城独树一帜:

一、创新培训平台,兴办“校中厂”,培育创新团队。

3月19日,为期四天的意大利博洛尼亚美容展闭幕。在这个全球美丽行业产品实力和野心的展示舞台上,由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梦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协同研发的一款食品级口红惊艳众宾。

“产品从成分上进行创新研发,革新设计模装类型。源自柠檬、玫瑰、菊花等天然植物的原材料,对人体无任何损害。”据湖南化工职也技术学院副校长隆平介绍,自学校结合学生专业课程,把创新培训作为主线融入课堂以来,一批类似于“智能垃圾桶”、“道德银行”等项目为载体的创新团队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按照“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主导、院校主体”原则,以及“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院校合作”的共建模式。学院和企业一起搭建了10多个“校中厂”。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该校2008级毕业生杨鹏、肖满军等十位校友2017投资数百万,与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化妆品生产车间在校区落户,这家工厂也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校方提供场地、基础设备,企业投入资金、生产性设备,实现校企协同培养人才。从“校中厂”走出的学生,可以直接走上产业一线,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大力倡导订单式培养,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高标准、订单式培养产业工人,孕育“工匠摇篮”。在职教城内,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宝马班”闻名全国,这是宝马中国与学校合作,定向委托的培训基地,也是宝马中国在全省唯一的一个培训基地。“宝马班”主要是为宝马中南区输送优质人才,包括维修人员和销售人员。“宝马班”的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合格的学生将被委派到中南地区各个4S店工作。除了“宝马班”,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还与特斯拉、保时捷等10个国际知名品牌汽车企业共建校内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平台,在全国较早开设了汽车智能技术、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等专业,积累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丰富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李德毅院士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作站”就坐落在“宝马班”里,李德毅院士在工作站成立之初表示:希望院士工作站的建立,能够促进大国工匠培养,为株洲这座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目前工作站研究的项目是旅游观光车底盘智能化改造和中小型无人驾驶路面清扫车研发,在这过程中会慢慢地让学生参与进来,以此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创新型人才。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进“全程融入式”订单培养,加强与中国中车株机公司、全国各大铁路局及地铁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卓越青年工匠。近三年,该校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等18家铁路分局及长沙地铁等轨道交通类企业广泛开展深度合作,与学校开展订单培养的企业接近80家,开办订单班总计161个,订单班学生总数达到6543人,接近在校学生总数的七成。另外,对于即将在下半年入学的部分2018级新生来说,入学即就业已经成为现实。今年上半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地铁、郑州地铁、洛阳地铁、乌鲁木齐地铁、兰州地铁以及合肥地铁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拟在今年9月入校的2018级新生中组建约12个订单班,合计560名学生,三年考核合格后,这批学生将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三、注重创新人才培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职教园始终围绕“打造中部职业教育创新之都”的初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打通“政校企”沟通渠道,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积极推动校企合作。

一是建成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技术孵化中心、云计算中心、零创空间、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阵地,职教园成为湖南省“双创”基地、株洲市培训与技术成果孵化聚集区;二是积极引导院校对接株洲重点产业,形成与产业对口的特色专业群,与156个行业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发展链条,先后组建了湘菜产业、服饰产业等11个职教集团;三是鼓励院校利用专业与实训优势,引企入校,加强校企合作,现已有多个行业的多家企业将生产线、设计室搬进了院校,建成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0多个、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0个、项目站攻关小组100多个,一批成果取得国家发明证书,一批成果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搭起省级平台。2017年成功申报了省发改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项目、省人社厅“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项目、“扶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基地”项目、“湖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项目、“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省级示范基地”项目。

四、走出国门培养轨道交通国际化人才

高职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建设“本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能交流”的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院校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选择。恰逢株洲“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之际,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上迈开了坚定的步伐。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与澳大利亚坎甘TAFE学院、美国德克萨斯州阿拉姆学院等13个国家(地区)的23个教育机构、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培训、学生实习、课程联合开发、产品联合开发等多项合作。其中,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亚历山大一世皇帝交通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铁道机车”三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准并于今年正式开始招生。这将为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另外,服务“一带一路”加快国际办学,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国际合作先导工程”,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共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中心”、与泰国斯巴顿大学共建“东盟铁道学院”先后挂牌,互派留学生从理想变成现实。

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

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

责任编辑:尹飞飞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