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

首页 > 株洲网教育频道 > 考生必查 > 正文

高中将迎来5大变化,该如何应对?专家和校长来支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及方案公布后,在教育界引发广泛反响。新修订的课标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增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进一步明确了选课指导、生涯规划、走班教学制度,学生必修课和选修课分值一降一升……这些调整将会为学校带来哪些新变化,学校应该如何应对?本报采访了部分教育专家、中学校长。

 

让学生对学科更有感觉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文本结构上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在内容方面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这些变化无疑将给高中校课程建设带来重要影响。

目前,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就已加大传统文化门类课程的建设和执行力度,在丰富种类的同时,将音乐与古诗词结合的《歌唱经典》等课程从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将书法等课程从小学初中延伸到高中,为学生提供长链条支撑。

该校校长李志伟表示,如何让课程建设更有益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之后,从学校课程设置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性都变得更加清晰。“以前,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依据自身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随意性比较强。高中课标修订后,学校课程建设不再无章可循,我们的校本课程开设也将结合核心素养,更加精准、更加实效。”李志伟说。

据了解,除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外,新课标还更加关注学科内在联系及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克服碎片化及彼此间的脱节等现象。今后,高中校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以跨学科大观念进一步统整和重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结构化,凸显学科实践,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的渗透。

北京一零一中副校长熊永昌分析说,围绕着学生的成长体系,学校各学科之间将来会更加强调渗透、融通,彼此之间的边界也会逐渐淡化。他认为,高中校今后在课程建设上,将更加注重以单元、主题、模块等多种方式呈现学科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结构化、情境化。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课标修订组组长张绪培认为,新课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加强学科融合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科育人功能,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一些学生虽然能考高分,但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科没有感觉。”张绪培说,有兴趣才有学习。

 

增强了学校课程的弹性

调整后的课程方案还对高中课程类别进行了调整,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突出的变化是,将原来的“选修一”调整为“选择性必修”,同时降低了必修课的分值和难度。在保持144分的毕业基础学分不变的情况下,选择性必修课从原来的22分增加到42分,选修课从原来的6分增加到14分。

在新课程方案中,选择性必修课也是国家课程,是学生参加高考“七选三”的课程,它是必修课的递进或拓展,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而选修课(主要是校本课程)则是学科的拓展延伸、交叉应用,是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也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张绪培认为,增加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分值,不仅让学校的课程更有弹性了,还能引导学校教育实现由“划一”到“可选”的转变,进而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朝着适合的方向发展。同时,也给各地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留有很大的自主余地。

在北京七中,有暗榫、彩砂、话剧、人型机器人、未来工程师等30多门课程供学生们选择。这些课程涵盖艺术、科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类别非常广泛。“针对课标中课程类别的调整,学校在课程建设上更要体现‘活’,要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科学、系统地设置学校的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北京七中校长王文利表示。

在王文利看来,如何增强学校课程的丰富性,构建一个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体系,这确实考验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

摄 / 本报记者 云凯杰

 

课堂里不再有“陪读生”

修订后的高中课标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还加强了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考试的具体指导。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高中课标修订综合组组长朱慕菊认为,新的学业质量标准将强有力地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它将引导教师关注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在学生身上,清晰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素养表现,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课程资源。

在丰台二中副校长严彩莉看来,课堂教学既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能不能落地关键在课堂。课标修订后,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变化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变化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能力、素养水平的维度也变化了。“如何让学科素养落地,考验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严彩莉说。

曾有校长指出,目前高中教学最大的问题仍是课堂实效性不够,究其原因是老师教得不够“活”,相当一部分时间都在认真地做“无用功”。落实新课标,就要改掉单向灌输、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摒弃“全班齐步走”的教学模式,深入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的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关注到学生多样性发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在朱慕菊看来,推动新课标的落地,课堂要实现四个转变:从关注碎片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转变到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关注对他人知识的理解或应用,转变到关注学生综合运用和主动创生知识;从关注学生学什么,转变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从关注学生个体自我学习,转变到关注学生能否进行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与交流。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备好课的同时,还要备好每一名学生,平时更要多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张绪培也指出,学校也要办不一样的教育,培养不一样的人才,让课堂里不再有“陪读生”。

 

校长不再盯着“别人家的学生”

对人才培养而言,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基本依据,考试招生是重要导向。因此,在修订高中课标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机结合,有效联动,创建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首次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新课标从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人文方面特长和参加社会实践状况等方面,客观记录和评价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状况和突出表现,重点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有专家指出,综合素质评价最重要的意义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而不是比较个体之间的个性并区分等第,也非简单的测量、甄别与遴选。

新课标中明确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学校教育的“应试”色彩,对于高中的教育教学将产生深刻影响。李志伟认为,过去评价过分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学校只有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才能真正反映、保护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按有关专家的说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选拔方式多元化,从学校角度来说,也能促使其构建指向素养的日常评价体系,重视不确定性的学科探究主题,倡导基于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评价,包括建立以素养发展为指向的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等。

“在客观上也要求高中校注重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张绪培认为,这将给学校带来育人观念和发展方向上的改变。学校将从“盯分”转到“盯人”,校长和老师要认真研究自己的学生,不再是“别人家的学生”好。

摄 / 本报记者 云凯杰

 

高中校要办不一样的教育

为确保与新高考有效衔接,新课标在课程实施方面,充分吸收了高考综合改革先行试点省份的经验,加强了对学校学生生涯指导制度、选课走班教学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指导,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教学管理要求、条件保障措施等。

近几年,许多高中校都在尝试生涯规划教育和选课走班教学,一些学校还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在走班制模式下,一些学校打破了以行政班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师资、硬件建设,完善了与走班教学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另外还有一些学校优化重组了职能部门,建立“教师与课程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取代传统的教学处和德育处,进一步强化学校对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和分配的功能。

熊永昌认为,原来学校这种自发性探索,在新课标里变成统一要求后,将会改变学校既有的治理结构。但由于不同学校的校情不同,要“活”化学校治理体系就必须因地制宜,从学校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发。他还提醒说:“各校的生源不同,教学条件不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同,学校需因地制宜设计出适合自己的选课模式、治理模式,尽可能满足学生自主发展需求。”

有专家指出,尽快落实新课标,要想真正实现学生自由选课,就需要学校在整合资源、优化师资方面多动脑筋。因此,高中校不仅要增强自身课程建设能力,把课程的开发权和选择权交给师生,而且还要在选课安排、教师调度、学生管理等方面尽快与新高考相适应。

“课程建设多样化,培养方式多样化,选拔方式多元化,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客观上也要求高中校注重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这也是校长和专家们的共识。

相关链接

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部分新变化 (向上滑动即可阅读)

■ 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优化了课程结构

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 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明确了学生学习相应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目的是切实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

■ 补充了学业质量要求

各学科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内容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达到的等级水平,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明确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更加关注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同时,学业质量要求的提出也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

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

责任编辑:王露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