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

首页 > 株洲网教育频道 > 职业教育 > 正文

“预录费”鞭策职业教育正本清源

“预交学费的就发放录取通知书,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就不能来就读。”8月13日,名为“长沙头条”的认证微博账号称,湖南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工商职院”)要求高考统招生缴纳2000元“预录费”,规定时间内不交费的学生将拿不到录取通知书、不被录取。(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打着小算盘,湖南工商职院的“预录费”,显然是有违规之嫌,并且让被录取者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何苦?或许,该院校有其苦衷。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在招生环节上存在“天生劣势”,有一些学生可能宁愿选择复读,也不愿进高职,此外,即便录取进来的学生,也可能因为学费等问题而放弃上学,因为,在一些传统观念眼里,高职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进去不高兴,放弃不后悔。鉴于此,“预录费”注定是高招录取的“薪败笔”。

高职教育普遍面临“薪困难”——“高职的现状可概括为:发展自信缺失,内涵尚需提升,经费投入不足,专项引导乏力。”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会上,上海教育科学院原副院长马树超教授直指高职创新发展的4大挑战。根据教育部对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的统计,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10110亿元,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828亿元,仅占18%。堪称是杯水车“薪”。有关人士呼吁,央财青睐高职教育。

无“薪”教育,职院就会沦为资本“奴婢”。“学校说,如果不去这个实习就拿不到学分,不能顺利毕业。”7月20日,名为“南充西华师大校园菌”的认证微博账号称,四川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强迫学生去广东利奥集团打工至9月28日,而该校9月2日就要开学,打工学生的课程将被耽搁近1个月。有些职校处于“生存与死亡”的边缘,很容易放弃教育尊严,甚至不惜违规办学,或干脆成为资本的附庸。

职业教育必须正本清源,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完成好育人的使命。职业技术与技能教育承载着培养与培育“大国工匠”的功能,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力量——一方面是技术研发的重要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又是熟练运用技术的具体操作者。人才的“缺口”要成为职教起飞的“风口”——201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指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

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

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

责任编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