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

首页 > 株洲网教育频道 > 职业教育 > 正文

职教院校莫失海外职业培训良机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在京举办了巴基斯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会。该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密集的项目推进和建设,巴基斯坦国内发展过程中亟须大量的职业技能培训,而巴国具有培训资质的专业职业技术教育院校极少,这为中国职业院校“走出去”开展国际化运营创造了机遇。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在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要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更要积极促进民心相通,建设一批有利于沿线国家民生改善的项目。他认为,巴基斯坦作为中国“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目前中国职业院校走进巴基斯坦正当时。

据悉,巴基斯坦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机构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市场对合格毕业生的需求远大于供给。“虽然巴基斯坦有2.1亿人口,35岁以下青年占全部人口的 63%,但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技术和技能的劳动力匮乏,而且培训所要求的师资、设备、技术也与就业市场的要求不匹配。”中国(巴基斯坦)投资贸易促进会主任王磊表示。

王磊结合自己在巴基斯坦的生活工作经验介绍,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护士、护理专业、健康管理专业等都是在巴基斯坦急需的培训管理专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专业人才。

“可以说,巴基斯坦国内具有资质的职业技术院校极少,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市场需求巨大。”王磊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很多项目的技术和管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例如水电站、火电站、光伏电站、核电站、通信光缆等,这些岗位需要培养大批职业技术工人。

当然,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限于巴基斯坦。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企海外并购和中资全球资源配置的快速发展,中国职业教育正迎来对外合作“风口”。例如,在高铁、幼教、机械、纺织等领域,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已全面展开,双方还成立了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

海外职业教育有机遇也有风险。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的多所国外高校开展了校际互访、师资培训、合作办学项目交流合作。该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杨建慧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在“走出去”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信息不完善的问题,国内职业院校普遍缺少海外教育资源,对国外的教育体系和政策研究不够深入;其次,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国内企业“走出去”所需人才和学校的招生信息存在不对称的矛盾。这也导致了海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较低,学历晋升渠道有待多样化。

杨建慧认为,与本科院校可提供本、硕、博的教育相比,我国高职专科教育相对而言办学层次较低,制约了职业教育院校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同时中国也缺乏在海外有影响力的国家级院校品牌。

“很多院校本身还面临着双语师资不足的问题,而国内职业技术院校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人才方面本身也有所欠缺。虽然国内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知识体系完善,但学生们的应用能力与海外学生相比仍有待提高。”杨建慧说。

纵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老牌职业教育强国,其国内职业教育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职教体系,国民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较为理性客观。杨建慧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和企业需要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学校留学生规模,努力建立海外办学点,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扩大学校海外影响力。

有不少职业教育院校负责人表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宏观层面上需要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微观层面上多方位打通职业教育中实训基地与师资不足,以及与一线需求结合不紧密的短板,方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良策。

分析人士建议,中国职业培训机构可在沿线国家围绕“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设置相关专业,满足项目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营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提高当地青年就业创业水平,促进当地社会包容性发展。同时,职业培训机构本身应主动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加强合作,大力培养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工程技术、金融贸易等方面应用型人才。

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

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

责任编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