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

首页 > 株洲网教育频道 > 职业教育 > 正文

崔景贵: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蕴与范式

4.建构积极改革策略。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要认准科学发展道路,不走错路或弯路。尤其是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深化政产学合作助推现代学徒制等方面持续创新变革。国内有学者提出,我国教育改革需要吃“中药”,而不是吃“西药”。这个比喻很新颖,恰当地指出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新挑战。对待消极职业教育的旧疾顽症,既不能拖延拖沓,也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不能够急功近利。我们相信,只要真正用对“药”,假以时日,消极职业教育的痼疾定能祛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必将走上更加积极的快速发展之路。

5.建构积极社会环境。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正越来越高,但还需要加快推动出台配套改革措施,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进一步营造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环境和时代风尚,尊重有一技之长者。我们要不拘一格识才选才、育才、用才,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和典型案例,促进真正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只有职业教育真正受到各方重视、欢迎,才能培养出大批支撑中国制造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让技术技能型人才成就出彩人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多的才能落地生根。

理性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就是要科学理解积极职业教育的深厚意蕴,做到不走马观花,不走形走样,不走作走板。范式即示范模式,指可以作为典范的模式或者样式。我们要防止走入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认识误区。(1)将积极职业教育的理念“公式化”,即不针对具体情况而死板地根据某种固定方式处理教育问题。(2)将积极职业教育的内容“格式化”,所谓格式化就是删除分区内的所有东西,恢复出厂设置,这样“否定一切、告别过去”的教育操作应当慎重。(3)将积极职业教育的过程“形式化”,教育过程表面热闹而没有取得实效。马克思说过,“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4)将积极职业教育的评价“程式化”,所谓程式化是说按照规定的公式步骤去做教育评价,一步也不能改变,墨守成规,非常刻板教条,丝毫不会灵活变通。

理性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并不是要自诩流派、自称学派、自封门派或自立宗派,而是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科学共同体,在职教内容、方式、目标和路径上开展广泛持续的交流和对话,共同深入探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之路,致力于追求加快发展体现积极取向、具有积极立场和彰显积极气派的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借鉴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研究成果,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职教改革实践、中国职教发展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职业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科学建构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范式,这同样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共同体,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也是一个共同体,需要职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对实施改革的人的素质的重构。琼·托马斯(Jean Thomas)曾说过一句名言:“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教育改革者。当今社会转型发展正在进入“心理人”的时代,呼唤职业学校教育培养人格大写健全、积极和谐幸福的现代“心理人”。职校教师的积极人格魅力和职业心理资本是最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教育力量和心理资源。唯有专业卓越的教师,才能培养奋发向上的学生,唯有积极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乐观幸福的学生。只有播种幸福的职业教育,才能够培养富有生活幸福感、生存成就感和生命价值感的学生,职校教师必须转变问题教育观念,从消极的认知视角转向积极行动策略,与时俱进创新职业教育实践,着力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

(二)创新行动,打造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共同体

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全球化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的世纪,而职业教育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改革创新。在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下,面对来自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的新挑战、新机遇,面对00后职校生这一新群体的心理特点与发展需求,职校教师要深刻把握现代职教加快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和新趋向,以改革创新视角思考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与积极变革,用心做真正适合的、更加优质的积极职业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旗帜鲜明地提出“行动,才有收获;改革,才有未来;创新,才有奇迹;研究,才有成就;坚持,才有卓越”的要求,把现代理念、改革思维、创新意识、心理基础、工程视野、行动哲学和草根精神,作为打造积极职业教育学术共同体的重要追求。⑤科学系统地建构积极职业教育,才能着力追求成就幸福卓越的教育人生。

1.幸福人生:积极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积极职业教育是追求幸福的教育,让每一个教师享受职业教育的幸福,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幸福的职业教育。2014年3月21日,由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马丁·赛利格曼教授倡议,在美国纽约召开了“国际积极教育联盟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类的幸福”(The end of education is human flourishing)的口号。国际积极教育联盟成立标志着积极心理和幸福科学的教育国际化战略正式启动。理想的中国教育梦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职校教师要为学生幸福成长服务,让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积极职业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为每一个职校学生播种理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专业成才梦和中国现代职教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积极职业教育要努力为追求卓越幸福的职教人创造出一个美满智慧的现代人生。我们相信,职业教育人生因积极而更加精彩!职业教育人生因卓越而更加幸福!

2.追求卓越:积极职业教育的改革思维。“卓越”不同于“优秀”,它比“优秀”更具有“赢”的信念。“卓越”不同于“完美”,它比“完美”更注重对自身的高要求、好表现。“永远追求卓越”是职业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永远追求卓越”就要勇于迎接各种挑战。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意识,以精益求精的专业视野加强统筹规划,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推进创新工作进程,积极自主地做卓越的职业教育,坚定坚持真做积极的职业教育,用心做好卓越的积极职业教育,实现追寻积极理想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愿景,科学系统地建构富有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以“永远追求卓越”为目标,用“永不放弃”的精神,“超越自我”的决心,“实现卓越”的使命,坚定地创造“卓越”的积极职业教育事业。我们深信,未来积极职业教育这棵参天大树一定会基业常青、雄伟强壮。

3.和谐发展:积极职业教育的创新意识。职业教育发展在于改革,职业教育改革在于创新。改革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引领职业教育、职校师生的和谐发展。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共识就是要为职校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专业持续发展铺路。积极职业教育是以追求职校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和谐、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创造幸福人生为核心目标的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是帮助职校师生提升生态价值、体验生活快乐、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积极职业教育就是要秉承“为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让职校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成就卓越人生的出彩机会,让每一个有志成才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发展空间和道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积极职业教育呼唤专业卓越、自主发展的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只要我们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教育素养,逐渐成长为一名有教育思想、有人格魅力、有实践智慧的职校好教师!

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

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

责任编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