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

首页 > 株洲网教育频道 > 教育热点 > 正文

我市特困学生助学实现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我市特困学生助学实现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近日,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安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市教育局已经构建了全覆盖、有实效的教育精准扶贫格局,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而失学。   

特困学生助学实现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一个也不能漏。”吴安浩说,教育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所有的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   

为此,市教育局精准实施学生资助,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普通高中教育免学费,省示范性高中每人每期免1000元,其他高中(含民办)每人每期免800元,同时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含民办)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除学费。   “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幼儿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目前,全市没有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因贫失学。”吴安浩介绍,除此之外,该局还实施全方位的情况摸排,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进行救助。并通过学籍系统对全域学生辍学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确保学生不流失。   

另外,市教育局还编制了贫困村薄弱小学改造三年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计划总投资3029.78元,对贫困地区学校进行提质改造,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落实乡村教师待遇,确保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享受优质教育。”吴安浩说。

从政策性资助向全社会参与资助转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   

有了学上,可日常开销对于贫困家庭而言也并非易事。吴安浩介绍,在落实好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同时,我市还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方式帮扶贫困学生,以作为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  

以正在开展的2017年“大爱株洲·金秋助学”活动为例,通过面向社会各界积极募捐,旨在保证考取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今年预计可以募集资金500万元,将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一次性给予5000元资助。   

“贫困学生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贫困也不是罪过,相反,它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吴安浩寄语全市的贫困学生:贫困只是暂时的,希望贫困学子不因为暂时的逆境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而要在政府部门和社会爱心力量的支持下,通过努力学习,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株洲晚报记者:周蒿;实习生:郭雅倩;通讯员:王亚)   

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

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

责任编辑:汤雄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